(以下為真實案例,經過授權,以匿名小朱代之) 71年次男性,身高 176 公分,住新竹市,家裡開麵包店。高中時候,有打棒球跟籃球,後來右手肩膀受傷開過刀。
分類: 肥胖
《肥胖》減重藥物 Lorcaserin (沛麗婷, Belviq® ) ,會增加心臟病、中風機率嗎?
Lorcaserin,商品名沛麗婷 Belviq®,是一種減重藥物,主要作用在中樞,能夠高選擇性地活化下視丘的 5-HT2C 接受器,藉由降低食慾、增加飽足感,進一步達到減重的效果!
《肥胖》肥胖與心臟衰竭的愛恨情仇 (肥胖悖論, Obesity paradox)
針對肥胖,我們最常測量的指標就是「身高」和「體重」,再進一步把這兩個指標,換算成身體質量指數 (BMI, Body Mass Index)。「骨頭」、「肌肉」、「脂肪」、「其他組織」等,佔了絕大多數的身體組成,所以,身體質量指數 (BMI) 偏高,可能是骨頭肌肉多,也有可能是脂肪多,單單只看 BMI 是不夠客觀的。反過來說,即使 BMI 落在標準範圍內,也不代表這個人就沒有慢性病風險。
《肥胖》減重藥物沛麗婷 Belviq® Q & A 全攻略
前言
沛麗婷 Belviq® 是一款新型的減重藥物,藥物機轉作用在中樞 ; 以下詳細列出跟這款藥物相關的 Q & A 全攻略!
女性相關
Q1:月經週期會不會受影響?
A1:基本上不會,因為 Belviq 作用在中樞,影響食慾為主。但若減重過度,導致體重過輕、體脂肪過低,則會影響月經週期。
Q2:服用 Belviq 期間,發現懷孕,怎麼處理?
A2:立即停藥,懷孕婦女禁用!「降低體重」,對於懷孕婦女,並沒有任何潛在的好處,還可能會對胎兒造成傷害。目前並沒有明確證據指出,Belviq 會導致畸胎。Belviq 半衰期為10 個小時,大約 5 個半衰期 (50小時,約 2 天半後),體內會完全排出藥品。若真的很擔心,可尋求醫療人員諮詢。
Q3:哺乳中能否服用 Belviq?
A3:因為沒有在哺乳的婦女身上做過藥物實驗,目前不清楚 Belviq 這類藥物會不會分泌到乳汁中。考量到對於胎兒發育的潛在風險,若有哺乳的婦女,不建議使用。
Q4:若本身有懷孕計劃,大約要停藥多久再進行呢?
A4:Belviq 半衰期為10 個小時,大約等待 5 個半衰期 (50小時,約 2 天半後),體內會完全排出藥品,即可進行懷孕計劃。
《肥胖》新型減重藥物沛麗婷 (Belviq®, Lorcaserin)
前言
沛麗婷 Belviq® ,是一款新型的減重藥物,它的機轉跟其他藥物有什麼差別呢?目前主流的減重藥物,主要藉由三種面向來控制體重,分別是:
1. 中樞神經系統。
2. 腸胃道。
3. 提高新陳代謝或產熱效應。
在中樞神經系統部分,下視丘調控食慾,主要是藉由抑制食慾的 Neuron POMC 與促進食慾的 Neuron AgRP。這當中,血清素 (Serotonin) 扮演了重要角色,它能夠作用在 POMC 上的 5-HT2C receptor,產生飽足感。
體重波動會傷心❗️
最近,有一部印度電影,「我和我的冠軍女兒」。男主角叫做 Aamir Khan,今年52歲。他為了拍攝這部電影,三個月內增重28公斤,來到97公斤,體脂肪率38% ; 接著,五個月內減重25公斤,體脂肪率降到9.67%!
肥胖會提高11種癌症風險!
《運動營養》簡單營養圖示,教您從零開始,打造屬於自己的強健體魄?
提到營養學,百家爭鳴,各有各的看法。關於運動營養的概念,這篇文章要簡介的就是 Renaissance Periodization 所提出的觀點。
《運動》為什麼可以增肌減脂?
肌肉是人體的盔甲 (Armour),用車子來比喻的話,就好比是車子的鈑金。肌肉跟維持身體姿勢,動作表現還有調控呼吸都有關係。然而,肌肉除了跟運動相關,在血糖、脂肪的調控,慢性疾病(如:肥胖、糖尿病)的病理機轉等,也扮演了重要角色。
同卵雙胞胎,肥胖仍會提高糖尿病風險!
很多觀察性研究都指出,肥胖是造成心血管疾病跟死亡的重要危險因子!但是,這其中牽涉的干擾因素很多,基因就是其中一項。因此,為了排除基因的干擾,這篇2016年10月發表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文章,就針對同卵雙胞胎 (monozygotic twin pairs) 但身體質量指數 (BMI) 不同的情況,分析心肌梗塞發生率、死亡率 (primary end point) 以及糖尿病發生率 (secondary end point) 等是否有差別?
《增肌減脂小幫手》IIFYM (If It Fits Your Macros) 計算機
每日總消耗熱量 (Tot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, TDEE),包括了70%左右的靜止狀態熱量消耗 (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, REE),20%左右的活動熱量消耗 (Energy expended by physical activity,包括了日常活動跟運動),以及10%左右食物產熱效應 (Thermic effect of food, TEF)。
進擊的脂肪
我們都知道,體重=骨頭重+肌肉重+體脂肪重+其他(血液,體液等)。身體質量指數 (Body mass index, BMI) 是用體重(公斤)除以身高(公尺)平方推算出來,雖然方便但是有點粗糙。因此,用BMI評估身體狀況並不客觀,同樣的BMI數據,一個人是肌肉多,另一個人則是體脂肪多 (網路上最愛拿林書豪跟連勝文做比較了)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