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根據糖尿病大師 Defronzo 教授的研究,「胰島素分泌不足」、「肝臟葡萄糖輸出增加」、「周邊葡萄糖利用率下降」,一直被認為是造成第 2 型糖尿病的核心病理機轉。而後,隨著糖尿病的研究進展,「腦部神經傳導功能障礙」、「昇糖素分泌增加」、「腸泌素分泌/敏感性降低」、「腎臟葡萄糖再吸收增強」,以及「脂肪分解增加」等因素,也被認為跟高血糖有相關。
前言
根據糖尿病大師 Defronzo 教授的研究,「胰島素分泌不足」、「肝臟葡萄糖輸出增加」、「周邊葡萄糖利用率下降」,一直被認為是造成第 2 型糖尿病的核心病理機轉。而後,隨著糖尿病的研究進展,「腦部神經傳導功能障礙」、「昇糖素分泌增加」、「腸泌素分泌/敏感性降低」、「腎臟葡萄糖再吸收增強」,以及「脂肪分解增加」等因素,也被認為跟高血糖有相關。
前言
2011~2016年,台灣醫療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排行榜,彰化基督教醫院在各項指標都是排名第一。8月15號,奇美醫學中心林宏榮副院長,帶領醫院團隊,來到彰基參訪學習。
(本文中提及之時間、性別、身份等均經改寫)
今年一月初,有一位 40 幾歲的先生,在急診被檢查出高血糖,糖化血色素 (HbA1C) 數值高達 15.2%,被轉來我門診接受糖尿病諮詢。
他本身從事糕餅業,一月底,第一次在門診驗飯後血糖,數值為 386 mg/dl,我倒是沒什麼生氣,笑笑地開啟對話。
前言
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 (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, DPN),在糖尿病患者中,盛行率普遍都 30% 以上。根據「2018 台灣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」及「美國糖尿病醫學會」建議,針對周邊神經病變,第 1 型糖尿病患者,確診後 5 年應該接受篩檢,第 2 型糖尿患者於診斷時就要安排篩檢。
(本文中提及之時間、性別、姓名均經改寫)
有一位住在台南的陳大姊,兩個多月前,被診斷出糖尿病,糖化血色素(HbA1C)高達 11.9 %,於是,她被轉介到我的門診,接受進一步的糖尿病治療。
(本文中提及之時間、姓名、家屬身份均經改寫)
八月某次門診時間,有一位糖尿病患者回診,是一位伯伯,回診時媳婦陪在身邊。這位伯伯他剛被診斷糖尿病沒多久,5月時抽血,發現糖化血色素高達 14.3%,被轉來我的門診。
女性,75 歲,身高 150 公分,45 公斤,在家躺在沙發上休息時,「突發性左側上下肢體不由自主運動」,被家屬以為是「中邪」,趕緊送到醫院急診。在急診抽血發現,血糖高達 552 mg/dL,糖化血色素 (HbA1c) 則為 15.7 %,血液中酮體為陰性,顯示血糖控制很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