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電影學談判思維 – 全面啟動 (Inception)

前言

談判會遇到盲點之一,在於很多人「習慣用自己的世界觀,去看別人」,這也跟每個人的成長背景有關。FBI 談判協商術這本書,重新定義了「同理心」。在書中指出,同理心為「有能力理解對手的角度,並且說出自己看出的事實」。換句話說,努力理解對方眼中的世界,但不見得一定要認同對方的想法。

針對「同理心」的探討,我一直在腦海中思考,到底有什麼東西,可以更具體貼近這三個字?然後,我的腦海中蹦出了全面啟動 (Inception) 這部電影。

名詞解析

盜夢 (Extraction):寇柏的工作是盜夢。什麼是「盜夢」?就是進入目標的夢境中,深入探索潛意識,進而盜取目標的秘密。 

意念植入 (Inception):Inception 在英文的意思是 『The beginning of an organization or official activity,一個組織或活動的開端』。在電影中,Inception 的意思是『將想法植入目標的潛意識』,這也是主角寇柏的任務,寇柏要讓目標人物(費雪)以為被植入的念頭,是他本身的想法,簡言之,「讓他說服他自己,而後去執行被設計過的任務」。

人物簡介

主要角色

* 李奧納多·狄卡皮歐:飾「盜夢者」- 唐姆·柯柏 (Dominick “Dom” Cobb)
* 席利安·墨菲:飾「標記」- 羅勃·費雪 (Robert Fischer)
* 瑪莉詠·柯蒂亞:飾「魅影」- 茉兒 (Mal)

夥伴

* 渡邊謙:飾「旅人」- 齋藤
* 喬瑟夫·高登-拉維特:飾「前哨者」- 亞瑟 (Arthur)
* 艾倫·佩姬:飾「造夢者」- 亞莉雅德
* 湯姆·哈迪:飾「偽造者」- 伊姆斯
* 迪利普·李奧:飾「化學家」-尤瑟夫

前情提要

齋藤的商業對手莫瑞斯·費雪(Maurice Fischer)病重,因此,齋藤找來李奧納多飾演的「盜夢者」- 唐姆·柯柏,欲透過意念植入(inception),使莫瑞斯兒子兼繼承人羅勃·費雪(Robert Fischer)瓦解其家族企業。齋藤跟柯柏保證,任務成功後,會出手幫忙撤銷柯柏背負的謀殺罪名,讓他返回美國與子女團聚。

分析

柯柏,電影主角。在電影中柯柏的「目的」是「撤銷背負的謀殺罪名,返回美國與子女團聚」。我們可以將其對投射成「談判主角」,也就是「你本人」,而談判的「目的」,就是要最大化自己的利益,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。

羅勃·費雪 ,主角團隊的「目標」。柯柏要想辦法讓羅勃·費雪(Robert Fischer)瓦解其家族企業。對應到談判,就是我們的「目標」,一但達成這個目標,我們就可以完成我們的「目的」。

茉兒,柯柏老婆。柯柏因爲對妻子之死懷有強烈罪咎感,而不受控制地讓茉兒在夢中出現,並任由她干擾夢境。我們可以把茉兒投射到談判中,她對應的是我們會遇到的「絆腳石」,也就是「你本人的世界觀」或「認知框架」。

談判過程中,如果我們一直用自己的世界觀,去說服別人,就很像電影劇情中,柯柏一直遇到茉兒跑來攪局。此外,我們所遇到的敵人,絕對不會只有自我認知框架的阻礙,還會有「對手的防禦」。「對手的防禦」,在電影中所對應的情節,就是費雪夢境中不斷湧現的武裝部隊。換句話說,在談判過程中,若直接把自己的意念,強加在對手身上,用這樣來說服對手,很有可能會引起反效果。

我們該做的事情,是移除自己的認知框架,深入了解對方的世界觀 (就好像電影中,柯柏團隊不斷深入夢境,第一層 -> 第二層 -> 第三層)。最完美的結果,就是我們藉由搜集資訊、擬定戰術、沙盤推演等,最後突破防禦,打開了對方內心中的保險箱,然後不著痕跡地植入我們的指令,讓談判對手誤認為是他們在主導談判,實際上我們已經達成目標。

『電影中,伊姆斯化成羅勃的教父假裝也被綁架,套取了羅勃和父親臨死前的交流,得知莫瑞斯對羅勃深感失望,眾人決定由此入手植入父親希望兒子解散公司的想法』這種劇情給我的感覺,很像在談判過程中,發現了黑天鵝 (隱藏價值),善用這個資訊,可以讓我們佔上風。

最後,羅勃只有單純扮演被柯柏團隊利用的對象嗎?他有沒有在這當中獲得什麼價值呢?『當羅勃從保險箱拿出風車時,他哭了』,或許,對於羅勃來說,得到家人的肯定跟體諒,遠比什麼家族企業或是金錢來得重要許多…

總結

什麼樣的談判,才是您心目中的完美談判?藉由全面啟動這部電影的劇情,加上 FBI 談判協商術這本書的分析,我們可以掌握大致的原則。

在談判過程中,很多人會被自我的認知框架綁架,過分地強調自己的論點,導致談判雙方彼此各說各話。其實,談判過程的重點不是自己,反而應該「以對方為主」!

試著去拋棄既有的認知框架,深入暸解對手,找尋任何可以創造價值的細節,嘗試「讓對方說服他自己」,進而最大化我們的自身利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