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學習》掌握人性中50種常見的認知偏差,成就最好的自己

人的大腦很有趣:「雖然我們認為自己知道很多事情,但實際上存在一整個清單的認知偏差,可能影響我們的思考。」


Elon Musk

Elon Musk 應該是全世界榜上有名的爭議人物。他到底是天才還是瘋子?是破壞者還是創新者?是混蛋還是英雄?還是上述元素都有?

我更好奇他一路走來到底是如何做決策?只要是人,都會有弱點,我相信 Elon Musk 也會因為錯誤決策付出慘痛代價。

2021年12月20日,Elon Musk在 Twitter 上面提到這50種認知偏差,引起迴響。

根據研究,已經有50種認知偏差,無時無刻在干擾大腦判斷 ; 從群體思維影響會議決策,到錨定效應促使你掏腰包花更多錢 ; 了解這些認知偏差清單,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定,並意識到大腦是否偏離正確思考方向。

尤其當我們情緒失控時,幾乎只能靠本能反應,這種狀態下很容易被認知偏差套住弱點,然後,做出既可怕又充滿毀滅性的決定。

那麼,身為具有自由意志(?)的個體,我要如何一個一個修正這些認知偏差?

坦白說,很難!

但是,至少我有意識到這種被套路的狀態,然後,我願意去緩慢地校正。

我自己能夠做到的笨方法,就是不斷地思考、不斷地閱讀、不斷地自省、不斷地參考強者們的故事,譬如:張忠謀、Elon Musk 等。


認知偏差

1、基本歸因錯誤:我們常根據個性或性格來定義別人,但會用情境因素幫自己開脫。

2、自私偏見:失敗總是有原因的,但成功全靠自己。

3、組內偏愛:我們會更喜歡圈子內,而不是圈子外的人。

4、從眾效應: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接收某些理念、時尚與信仰,這些理念的影響也會隨之壯大。

5、群體思維:人們更希望與團體能保持一致與和諧,為了盡量減少衝突,我們偶爾會做出一些不合理的決定。

6、光環效應:如果你認為一個人有正面的特質,這種正面印象就會輻射到那個人其它的特質當中(同樣適用於負面特質)。

7、道德運氣:一個更好的結果會提高人們對其道德的評價,反之亦然。

8、錯誤共識:現實中支持我們觀點的人,比想像中的少。

9、知識的詛咒:一旦我們知道了某件事,就很容易假設其他人也同樣知道這件事。

10、聚光燈效應:我們會高估人們對我們的行為和外表的關注程度。

11、可用性啟發法:我們在做出判斷時,通常都依賴腦中出現的最直觀的例子。

12、防禦性歸因:在一件事故中,目擊者會隱密地擔心自己也受到同樣的指責,如果目擊者與受害者的經歷更相似,他們就會更少地責怪受害者,轉而去攻擊加害者。反之亦然。

13、世界公正的假設:人們傾向於相信世界是公義;因此,我們會認為出現不公義的事是有原因的。

14、樸素現實主義:我們習慣相信自己觀察到的是客觀事實,而其他人是不理性,不知情的或有偏見的。

15、樸素犬儒主義:相信自己觀察到的是客觀事實,而其他人比他們表現出來的還要更加以自我為中心。

16、福勒效應(又稱巴納姆效應):我們很容易接受一些含混不清,用途廣泛的詞彙來形容自己的性格。

17、鄧寧‧克魯格效應:你知道的越少就越有自信,知道的越多就越謙虛。

18、錨定效應:我們做決定時非常依賴第一眼訊息。

19、自動化系統偏差:我們很依賴自動化系統,甚至有時候會過度相信,導致真正正確的決策被修改了。

20、Google效應(又稱數位健忘症):我們常常忘記在搜尋引擎中很容易找到的訊息。

21、阻抗理論:自由受到限制時,我們會產生不快,所以會做出一些被禁止的行為來釋放情緒。

22、確認偏誤:我們傾向於找到並記住能證實我們想法的訊息。

23、逆火效應:當一個錯誤的訊息被更正時,如果更正的訊息與人原本的看法不符,反而會無端加深人們對錯誤訊息的信任。

24、第三人效應:我們會認為別人比自己更受到大眾媒體的影響。

25、信念偏差:當我們判斷一個觀點是否可信時,憑藉的不是這個觀點是否正確,而是我們願不願意相信這個觀點。

26、可用性級聯:某些事情越是被公開和重複討論,為了融入社會,我們就越會相信這件事的真實性。

27、衰落主義:我們會更傾向於將過去浪漫化,並且消極地看待未來,認為全世界都在走下坡路。

28、現狀偏見:更傾向於保持不變,認為即使是有利的變化也是一種損失。

29、沉沒成本謬誤(又稱承諾升級):即使面臨負面的結果,人們也不願意放棄前期投入,反而會在這些注定失敗的事情上投入更多。

30、賭徒謬誤:認為未來的可能性會受到過去事件的影響。

31、零風險偏差:人們會追求讓小風險趨於零,卻不會以某種方式降低大風險的機率。

32、框架效應:人們經常從相同的訊息中得出不同的結論,這取決於訊息呈現的方式。

33、刻板印象:人們普遍認為,儘管沒有具體的個人訊息,但一個群體的成員肯定有某種相同的特徵。

34、外群體同質性偏差:人們會認為圈外人千篇一律,而自己圈子裡的人各不同。

35、權威偏見:我們信任權威人物的意見,常常受其影響。

36、安慰劑效應:當我們相信某種(原本無效的)治療會奏效,它通常就會產生一點生理上的效應。

37、倖存者偏差:人們更傾向於關注那些倖存下來的事物,而忽略那些失敗了的事物。

38、精神活動過速:我們對時間的感知取決於創傷、藥物使用和體力消耗。

39、瑣碎法則(又稱自行車棚效應):人們通常會對瑣碎的問題給予不成比例的重視,同時又避免面對更複雜的問題。

40、蔡格尼克記憶效應:比起已經完成的任務,人們更容易記住未完成的任務。

41、IKEA效應:人們會更重視自己參與了一部分創造過程的東西。

42、班·富蘭克林效應:人們喜歡幫助別人。如果我們已經幫了別人一個忙之後,我們會更期待去幫他另一個忙,而不是從他那裡得到一個回饋。

43、旁觀者效應:周遭人越多,我們幫助受害者的可能性就越小。

44、暗示感受性:我們,尤其是兒童,有時候會將提問者的想法誤認為記憶。

45、虛假記憶:我們會把想像誤認為是真實的記憶。

46、潛隱記憶:我們也會把真實的記憶誤認為是想像。

47、聚類錯覺:我們會在原本隨機的資料資訊中發現模式與規律。

48、悲觀偏見:我們有時候會高估壞結果的機率。

49、樂觀偏見:我們有時候會對好結果過於樂觀。

50、偏見盲點:人們不認為自己有偏見,還會覺得別人比我們自己更偏激。



總結

人貴自知,自知者明

春秋·老子《老子·三十三章》: 知人者智,人貴在自知。 勝人者有力,自勝者強。 知足者富,強行有志,不失其所者久,死而不亡者壽。